|  Moto Guzzi 
			Norge 850 Police 本地試騎 29 July 2009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Production: Alex/Jerry/Dave  車輛提供:Power 
			Vigor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	
					| 
              Moto Guzzi Norge 850在07年緊接著Norge 1200推出,Touring版更有警察專用P版本。Norge 
				850和1200在外型一模一樣:座高、軸距、轉向幾何和輪胎呎碼都沒有分別。 
              眼前這臺Norge 
				850,並不是Touring版而是Police警察版,雖然代理已把警察燈號拆走,但仍保留單座位設定(尾座空間被無線電箱佔據了)。不過代理表示可以幫這臺P版的車主,還原至雙座位的touring版本。引擎護架上原本用作安裝燈號的鐵片碼位,如有需要也可以拆走。 
				對於渴求馬力的人來說,Norge 
				850和1200最明顯的分別是引擎排氣量由1151cc下降至877cc,馬力由95hp下降至72hp,扭力由10.2kg-m下降至6.73kg-m。不過
				這些缺點放在追求實用的人眼中,只會演變為優點。 
				因為Norge 
				850乾重比1200輕了4kg,Magneti電噴系統的節氣閥口徑也由縮小至40mm,代表著850較慳油,養車支出會較便宜,而且操控也較容易。 
				有很多人原來不需要太大馬力。按照他們的說法,香港交通繁忙,最高的合法速度上限只是110 km/h,根本不需要太大馬力或不切實際的極速。 |  |       
     
    
    
    
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	
					| 再說Norge 
				850有72hp馬力和6.73kg-m扭力,是結實的中量級,出力遠超直四400級數。在香港使用的話,一不小心便會超速停牌呢。 所以既然Norge 850分享著Norge 
				1200的外形和配套(例如避震和制動系統也是一樣),價錢更便宜之餘也有恰到好處的馬力輸出和更經濟的油費開支。 Norge 
				850的吸引力,在技術初成想升級,或注重實際的人們眼中,850便比1200更有吸引力。 話說回來,即使那些對馬力有病態渴求的駕駛者眼中,Moto Guzzi Norge 850的造形和佈局仍然吸引。 套用官方對Norge的描述,是典雅、活潑、生動和舒適的。對於那些有錢有經驗,追求高性能表現的騎士來說,見慣用慣的都是縱向佈置的機器,便會份外覺得橫向佈置的Moto 
				Guzzi V2機器,別有一番韻味。 經過實地試騎後,我們認為Norge 
				850除了波箱行程偏長和引擎震盪有點高之外,其餘一切都感覺良好:包括舒適性、實用性和動態性能,都拿得很高分數。 |  | 
				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 | 
				
					| Moto Guzzi馳名的橫置V2風油冷引擎,採用每汽缸兩汽閥設定,將於09年陸續由4V引擎取替。所以眼前這臺Norge 
					850,是屬於Moto Guzzi兩哇佬引擎的尾期作品,風味充足之餘,技術也最為成熟。 
					近代Moto Guzzi電單車除了引擎有賣點之外,更有CARC單搖臂雷軸傳動(Compact Reactive Shaft 
				Drive),令這些橫置V2電單車自成一派,定位獨特。 
					說它們定位「獨特」,是因為Moto Guzzi在價錢和性能之間的性價關係,競爭力不及其他同鄉對手或日籍對手。但選擇Moto 
				Guzzi電單車的人,都會考慮車廠的歷史、原創性和車款的趣味性。所以橫置V2引擎和單搖臂軸傳動,都是Moto Guzzi的趣味來源。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
  |  
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	
					
						| Alex試騎感受: 受到橫向V2引擎特性所耳,Norge 850在撻車的第一下時,車身一定會左右強烈抖動。把手也會隨著引擎活塞的作動而左右擺動。空波扭油,車身便被引擎的作用力推向右邊。這臺橫置V2引擎在撻車和怠轉時的表現,和寶馬的水平對向引擎非常相似。
 
				由於之前我們試過Norge 
				1200,正所謂珠玉在前,起初我以為850的感覺一定會較為平淡。豈料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。850的力度當然不可及1200,但感覺是恰到好處。一般行車3-4,000rpm便ok,即使引擎轉數只有千餘轉,以三波行車一樣順滑,此時扭油加速也是一扭便起,沒有窒呆或跑馬仔表現。相比起1200,850因為扭力較細,所以轉波動作會密一點,好讓引擎轉數可以停留在發力地帶。而駕駛1200的轉波動作可以較為懶散,對轉波的寬容性更高,偏向美式巡航車的感覺,更適合喜愛悠閑駕駛的人。 
				Norge採用乾式極力子,在空波或拉起極力子桿時聲音會有變化。乾式極力子的手感相當好,傳遞力量時表現直接,一放便行,磨擦點相當清楚。從細緻的油門表現,寬闊的扭力地帶,順滑的加速反應,容易掌握的磨擦點,都令Norge 
				850相當適合在市區駕駛。開開停停也沒有壓力。 |  |  
     
    
 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	
				   
    
    
    
    | 
				
					| Norge 
				850除了容易駕駛之外,騎士所感受到的引擎熱量相當輕微。即使在三十多度的炎夏,我也不太感到橫向V2引擎的熱量。 
				相比起常見的巡航跑車例如V4的VFR800,或直四的CBR1100XX,熱風吹向騎士,車架燙腳,炎夏塞車時簡直苦不堪言。所以我對炎夏駕駛Norge 
				850的評語,可以用"清涼"來形容。 
				Moto Guzzi的橫置V2機器沒有水平對向機器會阻人落腳的問題。不過車底附近的啡呤設計卻有點臃腫。腳踏位置、波棍和迫力掌的位置起初也需要時間適應。尤其是回收側架時,只能用左腳尖打斜地把傾架「揩」回來,的確有點不習慣。再看車身裝嵌的細節造功,有點粗枝大葉的感覺。幸好錶板賣相悅目,計算燃油和翻查車速記錄的功能甚有房車感覺。 
				隨著駕駛時間越來越長,我對Norge 850的好感也越來越多。若果分別以馬力、舒適、操控、外型和設備這五項來排名的話,我會說Norge 
				850最出色的會是舒適,然後是操控,然後是設備,然後是性能,最後才會是外型。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	
					| 我說Norge 850很舒適,是因為它的座位、腳踏和把手之間的三角關係做得很好。騎士感受到的熱量也很有限。我說Norge 
				850好操控,是因為它的重心低,感覺相當輕巧,操控幼細,車體反上反落表現也相當敏捷。我說Norge 
				850設備好,是因為它有獨立的ABS開關功能,一對可收納全罩式大頭佛的可拆式邊箱,和可以調較高低的風檔。 
				馬力未能排在前列位置,是因為Norge 
				850並沒有驚嚇性的演出,一切都在你預計之內。動力表現雖然不能與四氣閥高性能街車相比,但動態表現還是相當合理。不過對於騎慣直四機器的人來
				說,還是對引擎震動沒有太大好感。我把外型排在最後,顯然是因為Norge 
				850的造型並不是我杯茶。不過試騎期間,路上很多司機都被這臺白色有風檔有邊箱的Norge警察版吸引著,紛紛投放好奇的目光,似乎它的外型也廣受市民歡迎。 |  | 
				
				   
    
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	
					|  |  
					| 
					 |  
					| 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						Moto Guzzi Norge 850 Touri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規格表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擎形式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衝風冷橫向佈置90度V2汽缸 |  
                | 缸徑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x  
                  衝程 | 92.0 mm x 
				66.0 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壓縮比 | 9.8 : 1 |  
                | 總排氣量 | 877cc |  
                | 最高馬力 | 
					72hp / 
					7,600rpm |  
                | 最大扭力 | 
					6.73kg-m / 
					7,000rpm |  
                | 車架形式 | 
				搖籃式高拉力鋼管車架 |  
                | 傳動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乾式極力子、六前速軸傳動 |  
                | 燃油供應 | 
				Magneti 
				Marelli 40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|  
                | 前傾角(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R) | 
				25,30°
				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拖曳距(T) | 
				120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左右舵角 | 32° |  
                | 前懸掛系統 | 
				45mm套管前叉,120mm行程,預載調較
 |  
                | 後懸掛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單筒油壓避震,140mm行程
				,預載及回彈調較
 |  
                | 輪胎(前) | 
				120/70-17 |  
                | 輪胎(後) | 
				180/55-17 |  
                | 前掣動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320mm雙碟配4活塞對向卡鉗 |  
                | 後掣動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282mm煞車碟配雙活塞卡鉗 |  
                | 長 x 闊 x 高  | 2195 
				x 870 x 1125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軸距 | 1535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最低離地距 | 185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座高 | 800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乾重 | 
				242kg |  
                | 油缸容量 | 
                23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