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15 
				Feb 2006 Triumph Speed Triple 
				本地試騎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				Production: 阿泰/Eddy/Dave 車輛提供
				:Triumph香港總代理Triumph 
				Hong Kong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英國電單車老牌Triumph近年產品脫胎換骨人人都知,05年先有Speed Triple 1050,06年再有Daytona 
				675。在去年抵港的Speed Triple 1050延至今天終於有本地試騎,在此和大家說聲對不起。試騎Speed 
				Triple 1050無疑是一件美好的事,而通常一件令人期待己久的美好事情當一旦得償所願,很多時都會因為期望越高而失望越大。
 
				但上述所講的「一般情況」,並沒有發生在Speed 
				Triple1050身上。我們嘗到的,是比預期更高純度的滿足感,伴著一連串的讚嘆聲和歡笑聲。鐵騎網誌試騎過很多車,但很多時都只是在試,很少會在「嘆」。Speed 
				Triple 1050便是一臺令試車員阿泰,甚至老編都感到相當「嘆」的絕世好車。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2005 Speed 
              Triple .1050比起舊款Speed Triple 955i排氣量增加了95cc,馬力由120ps提升至130ps,扭力由10.2kg-m提升至10.7kg-m。
				增加排氣量令出力增加,沒有什麼了不起。令老編感到Speed Triple 1050了不起的其中一個因素,是它的外形摸對了方向:朝天雙筒shotgun,縮尾,倒Fork,單擔、放射性卡鉗..對板!收貨!直情係流晒口水果隻!04年的Speed 
              Triple 995i?拜拜!(貪新忘舊,始亂終棄!)
 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Speed Triple走Buell短小精悍的街車路線,但Buell是由H-D的風冷V2引擎改裝,Speed 
              Triple卻是水冷並列三缸引擎,論性能論反應論極速,Speed Triple都肯定有較佳表現。新Speed 
              Triple的設計方向,是研究如何以最容易的方式,來駕馭最大的馬力輸出。換句話說是如何以最低技術,可以獲得最大的駕駛樂趣。 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現在600級跑車,倒Fork直徑是41mm,一公升級的跑車會用43mm。Speed 
				Triple 1050和1公升級跑車看齊同樣使用43mm倒叉。一對只應出現在跑車身上的放射性四活塞掣動卡鉗也在Speed 
				Triple頭輪上出現。更離譜的是2005 GSX-R1000的前碟直徑是310mm,但Speed 
				Triple的前碟直徑是320mm!一臺街車的頭擔規格,竟然比一臺超級跑車還要強勁!
 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除此之外,2005年Speed 
              Triple的鋁合金雙圓管車架和六前速波箱都經過改良,離合器更設有類似跑車防鎖尾轆的單向差速設計。轆軨由以往的三柱式改為五柱式設計,單擔尾搖臂也經過重新設計。其他細節Triumph也毫不馬虎。LED尾燈,透明指揮燈殼,電子錶板,並附有可調式轉波提示燈,死未?
 
              喂究竟全車上下有冇一樣野可以係舊車身上搵得番o架?有,車身、轉向幾何和座高仍然和舊款Speed 
              Triple一樣,當然新車也保留孖頭燈造形,呢樣冇得改,除非改名唔再叫Speed Triple啦。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阿泰試騎感受: 因為Speed Triple太好賣,所以總代理Triumph Hong Kong一直等到05年尾才找到餘額爭取到一臺Speed 
				Triple成為公司Demo車。為了適應開慣Aston 
				Martin超級跑車的私家車客人,代理刻意把極力子磨擦點調得低一點,讓客人輕輕一放極力子便可找到磨擦點。另外頭輪制動牛角的行程也刻意調多一點,以免客人不適應一手扣落而落得人仰馬翻的下場。當了解以上設定背後的原因後,我便馬上作出適應。沒有問題!
 
				超順滑的三缸引擎表現,和直四引擎相差無幾。Speed Triple的DOHC 
				12V閥門採用極縱深的設計,令整臺引擎佈局更見緊湊,運轉也十分暢順。多點式電子燃油噴注系統的供油過程來得快,但並不唐突。引擎轉數雖然飆升得快,但其實第一浪出力在3000rpm已出現。一波起頭的轉數也只是7,000rpm左右便要盡快轉上二波。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在「輕佻浮燥」這四個原素中,Speed Triple 
				1050擁有「輕」盈和「佻」皮,而我則在浸浴在強勁的輸出中而變得腦筋輕「浮」。但對不起,無論是人或車,都沒有「燥」這原素。Triumph的直三引擎表現爐火純青,而有馬在手的我,未看清前路絕不會急:「唔使急,慢慢來,最緊要快!」便是駕駛Speed 
				Triple 1050的感受。只要看準一線機會,隨傳隨到的加速力馬上把前車群凝結,讓我從容地在後鏡中和他們說byebye。擁有這絕佳的公路武器,何「燥」之有?說Speed 
				Triple是「暴走」之車仍未貼切,應該是「爆走」之車比較恰當。
 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頭尾避震的表現稱職,但未達最佳境界。43mm倒立頭叉十分輕快,但表現略軟,如果細心調較一下或更換避震油的特性,應該會有更佳表現。在彎中Speed 
				Triple的短軸距設定令尾輪有點「不安於室」的感覺,個人認為,如果尾擔長多一吋,會有更安心的表現。
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| 總結:Speed Triple 
					1050不是一臺user friendly的車,而是一臺Stunter 
					friendly的車。狠!短!勁!如V2引擎的扭力但洗去V2的粗糙感!駕駛它絕對需要一定的技術背景和身形。基本上熟習直四400的人都可應付,但果閣下身高達到175cm以上便會更加應付自如。當然如果擁有爬雞底的車友,騎上Speed 
					Triple 1050便更加得心應手,如魚得水。
 
 |  
                  |   |  
        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							Triumph Speed 
							Triple 1050規格表 |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引擎形式 | 四衝水冷DOHC並列三汽缸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活瓣 |  
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缸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x  
                  衝程 | 79.0 
                mm x 65.0 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壓縮比 | 12.0 
                : 1 |  
                | 總排氣量 | 
                1,050 cc |  
                | 最高馬力 | 
                130ps/9,100rpm |  
                | 最大扭力 | 
                10.7kg-m/5,100rpm |  
                | 車架形式 | 
                鋁合金車架 |  
                | 傳動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濕式多片6前速鏈傳動 |  
                | 燃油供應 | 
                多點式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|  
                | 前傾角( 
                  R) | 
                23.5°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拖曳距(T) | 84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前懸掛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43mm倒立套管前叉,
                全功能調較 |  
                | 後懸掛系統 | 單筒油壓避震,全功能調較 |  
                | 輪胎(前) | 
                120/70 - ZR17 |  
                | 輪胎(後) | 
                180/55 - ZR17 |  
                | 前掣動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2 x 
                320mm剎車碟配放射性四活塞卡鉗 |  
                | 後掣動系統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220mm單碟配雙活塞掣動卡鉗 |  
                | 長 x 闊 x 高 | 2115 
                x 780 x 1250mm  |  
                | 軸距 | 
                1429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最低離地距 | 165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座高 | 
                815mm |  
                | 乾重 | 
                189kg |  
                | 油缸容量 | 
                20公升 |  
                | 車輛提供 | Triumph 
				Hong Kong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