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 Dec 2001 大車初心備忘 (2)  知識技術

 

大車初心備忘 (2) - 車胎

每位車友有會經歷不同的玩車階段,成長階段會由細車轉玩大車,成熟後可能又會由大車轉玩番落細車。本地車友Raymond特別為一些剛轉玩大車的朋友,提出一點肺胕忠告,希望提醒各位車友關於駕駛大馬力跑車應該注意的地方。鐵騎網誌在此僅向Raymond兄致以萬二分感謝。

特別鳴謝:Raymond raycad@i-cable.com客席撰稿

  大車迷人的地方,在於馬力強勁。當有如洪水爆發的威力一到,其實人和車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。而輪胎接觸地面的面積只有約一包香煙般小,所以輪胎的選擇和保養,便顯得份外重要。
 

其實這十幾廿年來車胎的發展經已進步千里, 尤其是賽車場上競爭十分激烈。為了奪標,各大車廠紛紛研究出超級引擎比賽。但當引擎馬力不斷上升之際, 而對輪胎之要求亦直線上升。

試想一架GP500賽車竟可產生200匹馬力, 而電單車車胎接觸路面比一般車輛小了好多, 仲要低受200匹馬力的推進是何等困難!

  現今造車技術最大的困難是如何能做出一臺大馬力,而同時又能被人類操控的車。當馬力輸出超過輪胎所能提供的抓地力時,再多的馬力也是枉然。

誰能掌握最新的輪胎製造技術和膠質的研製,便是取勝和熱賣的保證。各大胎廠紛紛研制出新款車胎給予賽車及一般用家使用,這些新款車胎和以往的輪胎,究竟有甚麼分別呢?

基本上新款道路車胎的設計是源自賽車車胎開發出來的成果, 所以無論是角度和膠質都盡量接近賽車輪胎。但一般道路上使用的車胎因要考慮售價和耐用能力,所以和賽道輪胎一定有分別。


現時的新款道路車胎,基本上有以下兩點特質:

1)車胎的胎殼內用上特殊物料來保持形狀角度:
因車胎在路面行駛時受到溫度,壓力的變化而引至胎殼變形,所以新設計便可以保持車胎在最佳的角度形態緊貼地面。

2)合成膠質:
可說是車胎最重要的部份。優良的膠質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進入工作狀態。而現時的技術已可以在同一條胎上有不同的膠質,因我們平時大多數時間是使用車胎中間部份, 所以中間部份損耗最高。相對車胎兩側比較小用, 所以便有這種設計, 再者當我們入彎時車身傾斜至低點才可完全使用整條輪胎, 所以車胎兩側配上比較軟的膠質是可以加強其貼地性能, 使到我們在彎心時候更加安全。

這正好說明為何電單車的輪胎比起汽車用的輪胎昂貴。而大跑車專用的輪胎也比小車或巡航車用的輪胎昂貴。一對優質的道路跑胎,當用了半年後便己脫離最佳狀態,甚至到達需要更換的邊緣。所以玩大車的朋友,第一件事不能省的便是要捨得俾錢換胎。否則不能盡情發揮應有的馬力。

第二件事要做便是要保持正確的胎壓,否則任你選用最昂貴的輪胎,也不能揮到應有的威力,甚至產生危險!

Check胎氣是平時打理車輛的一部份,我們都要養成習慣至少每星期都要用胎錶check 一次,或出外駕車游玩前做。 好多人都唔知自己架車打幾多胎氣, 唔知就看手冊。但不要忘記手冊中的數據是坐兩個人重量。所以好多車友都覺得照手冊就好像胎氣過硬。所以真正要打幾多胎氣可以問問駕駛同一款車的朋友,但可能各人搓法不同而相差小小。正常但一般唔會多過兩磅。而同一架車用唔同牌子車胎, 其胎氣可能分別好大,因為胎殼的硬度對胎氣有直接影響。如果在胎廠網頁找不到數據,又沒有可信任的資料提供時,便應慢慢重複試驗,看看要打幾多胎氣才能最適合自己。

胎氣偏高,架車入彎速度會較快,但貼地能力差。相反胎氣偏低,架車入彎速度會較慢,但貼地好。所以我們便要取其兩者平衡,再配合自己的駕駛方法,但我們要留意當行駛時,車胎因溫度上升而會漲大三四磅或更多,所以我們量度胎氣時,應要統一量度胎氣的程序,一係凍胎量度,一係等到車胎到達工作溫度才量度,不要一時凍胎,一時熱胎,咁樣先可以減低偏差機會。

 


以往有關胎氣的報導

 

特別鳴謝:Raymond raycad@i-cable.com客席撰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