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rilia RSV4 Factory vs RSV4 R 本地試騎 4 May 2010



RSV4 Factory是Aprilia重返SBK賽場的精心傑作,所有零部件為了應付賽事需要,都不惜功本追求最高性能。

為了讓普羅車迷都可以享受到RSV4 Factory的優異設計,aprilia特別準備了一臺售價更親民的選擇:RSV4 R。

跑車玩家講求形象追求新鮮,RSV4 R版便顯得相當吸引。趁著R版新車抵港,我們找來貴價的Factory版一起兩兄弟同場比試一下,看看接近五萬元的差價,到底易不易找出分別呢?

車輛提供:亞林電單車有限公司
製作:東尼/智源/倫達/皓偕/大偉





RSV4 R vs RSV4 Factory
有關兩臺apriia新車的賽道試騎報告,請看頁底規格表的小圖連結。現在輪到本地試騎時間。或許先向新車友簡略地重溫一下aprilia現代跑車旗艦RSV4 Factory和RSV4 R的分別。

RSV4 R仍保留了Factory貴價版的可調式車架,馬力輸出也和Factory版一樣足本播放,也會配有新一代的Ride-By-Wire電子油門系統和徑向式mono-bloc的Brembo煞車系統。

平價版RSV4 R和貴價Factory版的頭擔分別在於避震品牌由Ohlins改為Showa,輪胎由Diablo Supercorsa改為Racetech。還有鍛造式合金輪圈和鑄造式合金輪圈。車身啡呤也捨棄了碳纖維而改用正常的纖維。

把售價降低的代價,是R版的重量比Factory版重了5公斤,等於車上放多一包超市常見的中裝白米。

平價版 RSV4 R輸了操控
iBike海外試車員沙僧講得厚道,說兩者要在極限情況下才有分別。但我們在香港馬路上快速操作已可感受到一分價錢一分貨的分別。

貴版RSV4 Factory採用Ohlins高級貨色,快彎定好多,靚避震吸啜震盪的過程很順滑,釋放回彈力時控制得宜。

平價版RSV4 R的回彈力較粗糙,有動"L"的感覺。當在山路快跑時,車體穩定程度越高,對落彎信心和對精神的消耗都有正面作用。

以兩車價錢相差五萬元計,絕對買不到鍛鈴和頭尾靚避震。所以認真玩車的話,一定會買貴價的Factory版。 如果你會親手洗車的話,更會發覺原來貴價的RSV4 Factory連啡呤小縲絲都印有RSV4的細字,aprilia心機盡顯。

但買了RSV4 R的人又不用後悔,因為以上分別是在試完A車馬上跳上試B車的情況下才會有明顯感覺,在正常情況一人一車的話,值不值得為這分別而多花HK$47,000呢?

答案可能是未必值得。何況R版會以淨色作為主打,無論是黑色或是白色,都是近年都市豪跑的熱門顏色,相比起Factory版拉滿車花,又是另一種感覺。








別搞錯T/S/R的意思
RSV4採用multi-mapping ride-by-wire多重供油程式的電子油門系統,動力模式有三種選擇。分別為T/S/R。別以為T Mode是溫柔的Touring mode,因為騎上RSV4是不會忍手去touring的!

T/S/R中的T代表Track賽道,所以T-mode是最強猛的選擇,六個波都沒有馬力限制,是full power 180hp全放送。

S mode是Sport mode,頭三個波的馬力會被限制在140hp內,4、5、6波才會全力放送。

R mode是最弱的模式,R不是racing嗎?錯。那是Rain mode嗎?又錯。在RSV4身上,R是Road,即是在馬路上使用的模式,馬力在六個波都被封印在140hp。

記不清楚?再說一次:T-mode Track模式是不設任何限制的full power mode。S mode Sport模式是限制了頭123波的扭力發揮。R modeRoad模式則在任何波段,都把馬力封印在140hp上限。

聽落似乎有點奇怪,RSV4是跑車,所以不設濕地rain mode和Touring mode都可以理解。但為何sport mode要限制頭三個波的馬力呢?

答案一定要經過試騎才會知道:RSV4的輸出太大,扭力又來得很早。如果以Track mode在街道駕駛會很辛苦。因為在街上你總會有收油的時候。Track mode除了油門反應有強烈ON-Off感覺之外,引擎牽引力也很重,開油收油再開油的過程不暢順。

在馬路上不選擇T mode最重要的原因是,在彎道很難駕馭RSV4。強勁豐盛的扭力由5,000rpm開始失控地湧出來,在馬路上真的不能放心享受它的馬力。



當馬力模式轉換為sport mode時,因為頭三個波的扭力輸出被削弱了,所以出彎開油的信心比起Track mode強得多,彎速反而會更快。但sport mode在馬路上使用也有壞處,便是在直路上會感到頭三個波的衝刺力被削弱。尤其是想做wheelie動作,不彈極力子而只是淨拉油門會比較難 起頭。相反,如果選擇T mode則無wheelie不歡,人和車都獸性大發。









貴價版RSV4 Factory,再落五萬元補品!
aprilia原廠為RSV4準備了一系烈改裝補品。由優化外觀,強化操控到提升馬力都照顧週到。示範中的Factory版由三角型的PK膠、高風鏡、牛角、高腳踏、尾排架等外觀配件 都寫上RSV4字樣,總索價港幣約兩萬多元。


最迷人的項目是AKRAPOVIC全套排氣系統,連同原廠調較好的競賽級供油程式,盛惠港幣兩萬多元,但可令馬力再暴增多三十多匹。

未改車前, 淨用油門控制,一波9,000rpm可以起頭。不過如果改了喉和mapping後,二波7,000rpm便可以起頭發狂。Track mode + racing mapping再加全套蝎子喉,可以令原本已經很強橫的RSV4,變得更不講理更橫蠻。吸引嗎?不過這套kit件是專為賽道而開發,不適合在道路上使用啊!哈哈!

總結:
RSV4是一臺越騎得快便越好玩的車。在高轉尾段所帶來的震撼,也較頭中段的表現來得更有戲劇感。當轉數超過8,000rpm時,如入仙界令人上癮。雖然重量比現今直四日本跑車略重,但因採用V4引擎令車體變得纖窄的關係,會令人有重量較輕的錯覺。
比起aprilia上一代採用V2引擎的SBK戰車RSVR,新車無論是動力或彎向性能都已大幅度躍進。新車的車架反應越推越有,前移的錶板和短油缸,令人騎上車後感受到RSV4緊湊的程度好比以前的二衝程250跑車般,相當適合東方人使用。 騎慣日本跑車的朋友,跳上RSV4後也不會有適應期 - 馴服的操控令人入口容易。晉級車友只要不是設定在Track mode便可:)

aprilia RSV4 Factory規格表


按圖重溫以往試騎及解說

aprilia RSV4 Factory規格表

引擎形式

四衝水冷DOHC 16活瓣65度夾角V型4汽缸

缸徑 x 衝程

78 x 52.3 mm

壓縮比

13.0:1

總排氣量

999.6 cc

動力模式 Track/Sport/Road三種選擇

最高馬力

180hp / 12,500rpm

最大扭力

11.72kg-m / 10,000rpm

車架形式

可調式鋁合金框式雙翼樑

傳動系統

式波箱,濕式多片 防鎖離合器,6速鏈傳動

進氣系統 程式控制可變進氣行程
燃油供應

Marelli 48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
8噴咀Ride-by-wire電子油門

前傾角

24.5°

拖曳距 105mm

前懸掛系統

Ohlins 43mm倒立套管油壓前叉,120mm行程
叉筒TiN處理,全功能調較

後懸掛系統

Ohlins單筒APS漸進式連桿油壓避震,
全功能調較,130mm行程

排氣系統 四出二出一,內置氧氣感應器及催化裝置

前後輪框

3.5" x 17  / 6" x 17 鋁合金鍛造五柱鈴

輪胎()()

頭120/70-17 尾190/55-17或190/50-17

前掣動系統

2 x 320mm煞車碟配Brembo直式手泵及
徑向式一體化4活塞34mm對向卡鉗

後掣動系統

220mm單碟配32mm雙活塞卡鉗

長 x 闊 x 高

2040 x 735 x 1120mm

軸距

1420mm

最低離地距 130mm

座高

845mm

乾重重量 179kg (不含電池、機油、迫力油、電油)

油缸容量

17L (4升後備)

aprilia RSV4 R 規格表


按圖重溫以往試騎及解說

aprilia RSV4 R規格表

引擎形式

四衝水冷DOHC 16活瓣65度夾角V型4汽缸

缸徑 x 衝程

78 x 52.3 mm

壓縮比

13.0:1

總排氣量

999.6 cc

動力模式 Track/Sport/Road三種選擇

最高馬力

180hp / 12,500rpm

最大扭力

11.72kg-m / 10,000rpm

車架形式

可調式鋁合金框式雙翼樑

傳動系統

式波箱,濕式多片 防鎖離合器,6速鏈傳動

進氣系統 程式控制可變進氣行程
燃油供應

Marelli 48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
8噴咀Ride-by-wire電子油門

前傾角

24.5°

拖曳距 105mm

前懸掛系統

Showa 43mm倒立前叉,120mm行程
全功能調較

後懸掛系統

Sachs單筒APS漸進式連桿油壓避震,
全功能調較,130mm行程

排氣系統 四出二出一,內置氧氣感應器及催化裝置

前後輪框

3.5" x 17  / 6" x 17 鋁合金鈴,頭五柱尾六柱

輪胎()()

頭120/70-17 尾190/55-17或190/50-17

前掣動系統

2 x 320mm煞車碟配Brembo直式手泵及
徑向式一體化4活塞34mm對向卡鉗

後掣動系統

220mm單碟配32mm雙活塞卡鉗

長 x 闊 x 高

2040 x 735 x 1120mm

軸距

1420mm

最低離地距 130mm

座高

845mm

乾重重量 184kg (不含電池、機油、迫力油、電油)

油缸容量

17L (4升後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