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Suzuki GSX-S750 無法Say No的選擇
29 Jun 2017   製作:Alex / Eddy / Dave
新車查詢:鈴木科研

GSX-S750的用料和配套的精良程度,以高性能街車的標準來說絕對收貨,如有投訴實屬玩野,踩低別人抬高自已始終大有人在。但當睇埋車價只售HK$80,800時,簡直要用手把甩開的下巴重新托起才能把口合上。即使是最愛批評的人,也會收聲。如果閣下不太清楚新車的細節和用料的話,請重溫<<以往報導>>內有大量廠相及講解,在此不再重複,讓我們集中講駕駛感受。

新車的油缸雖然只有16升容量,但續航距要達到300km也不會是一件太難做到的事。即使是每天來回都要跑一百公里的遠征人士,也可以三天才一次油。對於每天只跑30km以下的輕用量車主,更是十天才需要入一次電油,相當方便又慳時間。

自以為是的人會批評GSX-S750的引擎是2005 GSX-R750的機器,是十多年之前的遠古規格。但其實K5年代的引擎,都是採用長衝程設計,有利中低轉的扭力發放,也保證了拉扯感,極適合作為街車引擎。而新車話配備了ISC怠轉管理功能,低轉起步,開開停停時,新手也無需費神容怕會死火,因為ISC自動會提高怠轉幫你一把。

老實說,GSX-S750駕駛姿勢不算是最舒適的街車,但若以高性能街車或跑車的標準來說,新車的坐姿還算輕鬆。820mm座高比跑車矮,轉向把手當然比跑車高出一大截。只要上身微向前伏,雙手便可保持微屈的狀況。如果想再坐直一點,可以嘗試找一些升高軑碼的配件。輕微再升高20mm,左右喉管仍會夠長。加裝腳踏的高度和安裝位,都較傳統街車較高和較後,方便駕駛者雙腳發力攻彎。

32mm粗的轉向把手,經過啞黑色處理,由中央最粗的部份,一直延伸至兩端慢慢變幼,視覺上拿滿分。實際駕駛時,也只感受到非常輕微的震盪感。把手闊度適中,比起歷奇車款的把手窄,攝車更方便,泊車更慳位。

三段式循跡系統的調較非常方便,即使在行車中,收油便可在左手掣盒上進行調較。熄車後系統仍保留閣下最後選擇設定,值得一讚。最進取的駕駛者可以選擇把系統關閉,也可以選擇把系統留在設定1的狀況,讓系統有著最大的容忍力,絕不會輕易出手。

設定在第二級最好用,限制性不及設定3,但仍有充足的打滑防護。如果有人在乾地上仍然選用第三級循跡系統又覺得沒有問題的話,老編建議他應該換一部排氣量更細的車。

實際用車時,SESS容易著車的設計果然係妙品。扣極力子後再按一下撻車掣便可。留意我說一下, 不是持續地按著直至引擎啟動為止,甚有高級汽車的感覺。上車前記得看一看新車的十柱式合金輪圈,和Suzuki以往強盜的三柱式輪圈的感覺完全不同,給予你更多GSX-R的氣氛。

原庄喉聲甚為雄厚,只是低頻比起SGX-S1000略為不足。輕催扭油轉數針便快速上揚及回落。其實電單車排氣聲浪最好聽的部份,是轉數在收油時可以快速地回落。因為快上快落的轉數變化,是高性能引擎的特色。相比起很所高性能房跑車的引擎,轉數回落時像蝸牛般慢,熱血感覺不夠強。GSX-S750只需簡單地換上一個尾鼓,便可以把這份熱血,一起分享給你的鄰居:)

直四引擎的低轉扭力,真的要靠排氣量和轉數堆砌出來。直四750的扭力,不及一公升是理所當然。面對900直三機器的挑戰,直四750的即時扭力也未能勝出。但直四機器有一樣獨門優點,便是轉數變化順滑,震動少。同一轉數扭力不夠嗎?俾多兩千轉便ok,而駕駛駛者習慣了這個轉數區域之後,根本不會覺得扭力會比V2或直三引擎少。
全新錶板的面積雖然不大,但資料齊全而且容易閱讀。受限於成本問題,沒有時下最流行的TFT全彩顯示屏,頭尾燈組也屬型本規格,但這些都和操控無關。此外,貴價零件要替換時便知味道,如果口袋不夠深的話,做人還是踏實一點較好。

GSX-S750便像是以廉航價錢,卻買到Full fare機票一樣,航班可改期,有飛機餐食又有20kg行李寄艙。雖然機上沒有娛樂設備,空姐也不夠別家漂亮,但最重要是和其他貴價航空公司一樣去到目的地,價錢也較別人便宜。Suzuki作品一向抵食夾大件,而今次GSX-S750除了大件之外,精緻程度更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款街車作品:徑向式制動卡鉗、可調式倒立前叉、合金尾搖臂、三段式Traction control、ABS....等等。真的想問Suzuki一句:你係咪真係維到皮架?


Click to see More & Extra Photos!!

重溫車身細節介紹
及更多原廠圖片


重溫車身細節介紹
及更多原廠圖片
點解唔買GSX-S1000?

GSX-S750輕D,平D,慳油D。馬力夠用有突,街外人也分辨不到兩車。
但如果要追求氣流保護的話,便要買啡呤版GSX-S1000F,更適合長途高途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