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Suzuki GSX-S 1000F ABS 新車速報 01 Oct 2015



隨著GSX-S1000的出現,Suzuki重新整理了全線GSX產品的定位。
頂級是Moto GP專用的GSX-RR,而市販作品則分為三類,
分別是GSX-R=supersport,GSX-S=Street Sport,GSX=Sport standard。
所以新車GSX-S1000和GSX-S1000F,
便是屬於GSX-R超跑之下,GSX街車之上的街跑級別。
 
街車有全套Full啡呤!GSX-S有F版!

苦候多年,難得Suzuki終於肯由跑車GSX-R1000移植引擎過來開今高性能街車GSX-S1000,當然順手搞多一款Full Fairing的F版街車。

這臺放在GSX-S身上的999cc水冷並列四汽缸引擎,壓縮比達到12.2:1,缸徑和衝程分別是73.4mm和59.0mm。留意新車引擎並不是採用現款GSX-R1000,而是採用引擎衝程較長的K7機器,以便營造出更適合街道使用的加速衝刺感。

2014 V-Strom 1000一樣,新車擁有三段式Traction control,倒立頭叉和Brembo單件式徑向制動卡鉗及數碼式ABS防鎖死系統,都令人食指大動。

不過F版的頭燈並不像GSX-R或GSX-F採用上下設計,而是改回左右兩盞頭燈設計。問題是,GSX-S1000F是獨眼龍,在正常行車的狀態下,大燈只著一顆,另一顆要留待高燈時才會亮起。在香港道路行車,高燈通常都只是閃幾下,所以新車大部份時間都是獨眼龍。

相比起2010年面世的GSX-1250FA,雖然以Bandit 1250為藍本才套上Full Fairing,但起碼FA的頭燈外型不會是單眼仔,也有泊車大架,維修保養泊骨位都更方便。

雖然是K7機器,但別以為是舊科技。Suzuki仍然有為現有基礎上注入新科技。
引擎活塞的製作方法採用更先進的FEM (Finite Element Method)製作,能提供更精進的剛性和重量比。
新活塞和活塞環,重量減輕了3%,同時保留相同的耐用和可靠性。進氣系統也注入了新原素。
風盒入口有新的導氣設計,能加快鮮風進入風盒之內,同時減低吸氣噪音。

全新排氣系統設計要兼顧排氣效率和營造悅耳的排氣聲。
四出二出一系統在1/4和2/3號蕉位有平衡壓力的管道連接著,能強調低轉低扭的輸出。
車底設有低重心的中鼓,能把排氣喉的尾段可以造得特別細小簡清潔。

新車還有SET(Suzuki Exhaust Tuning),在中鼓之前有一個電動馬達控制的活動蝴蝶掩,
按引擎轉數、油門開啟角度和當時使用的波段,時刻不斷調整打開蝴蝶掩的角度,
以便營造最適當的排氣回壓,以免扭力流失。

冷卻系統方面,GSX-S1000的偈油冷卻器也是水冷而非像K7 GSX-R1000的風冷設定。
水冷偈油冷卻器的好處是輕量化和更體積更細小,提供更多空間予工程師去設計死氣喉。

值得一讚是新車撻火採用了和加汽車一樣的友善設計,只需按一下,
電撻便會始續工作直至著車為止,車主不用一味扭著匙等著車。

新車配備三段式Traction Control循跡系統的幫忙,不用再怕打滑失控了。三段式設置分別是關閉、第一級,第二級和第三級。
第一級的敏感度最低,適合在好天好路時作激烈駕駛,系統會容許尾輪有限度地打滑。
第二級適合城市和在一般路面上使 。第三級最敏感,防護性最強,適合濕地和冬天使用。

系統以四千亳秒的速度去監察頭尾輪轉速、油門和曲軸位置、波段等行車資料,
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減低引擎輸出。

新車的LCD錶板重量只有275g,GSR 750的錶板重320g,GSX-R1000的錶板重380g。
技術不斷進步,錶板越做越輕巧!


一直以來,Suzuki性能貼近跑車的街車選擇不算多。Bandit 1250即使改用水冷和六速波箱,但車重和馬力仍不能和現今高性能街車相比。
由GSX-R750改裝而來的街車GSR750,由11年起一直獨力支撐大局,但一公升所產生的自豪感,豈是750所能代替?

對上一次Suzuki由超跑改街車的作品是2007年由超級巡航跑車隼1300改為B-King 1300,可惜銷量並不是太理想,可能是外型太前衛。
今次GSX-S1000外型停留在GSX-R和GSR的框架內,應該會較易得到車迷支持。